法规
拆建比一般不能大于2。《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规定,在严控大规模增建方面,严格控制老城区改扩建、新建建筑规模和建设强度,原则上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宜大于2。
城市更新的“四道红线”
2021年8月31日,住建部正式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号)》(63号文)。
63号文仍然采用了监管层近年来最为有效的监管模式,即以硬性指标来进行管理,边界清晰,操作明了,指标监管法的威力在房企三道红线等政策中已充分体现,63号文对城市更新设定的硬性指标也可以称为“城市更新四道红线”:
1.拆旧比: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开发商之所以有动力进行旧改项目的开发,原因就是项目给予配比一定的融资区,这个融资区的土地就来源于原建筑的拆除,该比例被设定的如此之低,意味着开发商最大的利益回报来源被严格管控。
2.拆建比: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应大于2。结合拆旧比限定,为了防止拆除面积小但增建面积大,63号文对拆建比也进行了限制。拆建比不高于2,其实是限制了新旧容积率的相对差(计容项目一致情况下),新旧容积率相差越大,拆除收益也就越大,结合拆旧比例不高于20%,也就从总量上限制了新建总面积,从而限制了项目整体收益。假设现状为100万平的旧改项目,可拆除20万平,拆除的面积可再建40万平的新建筑,这新建筑还不确定是回迁用还是开发商可销售用。
除了拆建比,决定项目收益的还有拆赔比,拆赔比就是赔回面积与拆迁面积之比,影响拆赔比的因素主要有基底面积、房屋新旧和旧房层数等,基底面积越大、房屋成新越高、旧房层数越低,拆赔比就越高。拆建比与拆赔比两者之差就是拆除收益。将拆建比规定为2以内不仅会限制项目实施主体的收益空间,也会压低拆赔比,挤压原业主的拆迁收益。
3.就地、就近安置率: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居民就地、就近安置率不宜低于50%,该指标较大程度上加大了项目的开发难度,增加了项目实施主体的成本,通过开发新城大规模搬迁原居民的做法行不通了,即项目实施主体通过等量不等价的土地置换实现项目收益的方法行不通了。
4.租金年度增长率:城市住房涨幅不超过5%。这是对地方政府提出的要求,地方政府需要平衡和统筹城市更新对住房租赁市场产生的影响,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地方政府作出集中大规模拆改的规划。
相关文章
财产分割协议在什么情况下有效
财产分割协议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签订合同的双方主体均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就属于有效的财产分割协议。根据《合同法》第九条订立合同的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
农村宅基地补偿办法有什么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农村宅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分...
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安置房买卖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而且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婚前个人房产离婚怎么分配
婚前个人房产离婚分配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一方在婚前取得产权的房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房屋归个人所有。 2、一方婚前支付全部房款后,交易已经完成,但婚后才取得房产证的,该房产也认定为婚前一...
集资房和商品房拆迁补偿区别
1、含义不同。集资房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企事业单位以拥有的划拨土地建设、按成本价出售给内部职工的房屋。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开发的,建成后用于市场出售出租的房屋。 2、土地...
土地流转合同怎么签才有效
1、流转方没有具备土地使用权基础。签订人要么不是户主本人要么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是村集体越权发包。有些时候权利人还一地多签,整出许多流转合同。 2、不采用规定的统一格式文本、不按合同条款约定...